在针对自己的弹劾案被推迟后,菲律宾副总统莎拉公开表态称,马科斯当下无意下台,她还透露称,马科斯的目标是希望永久掌权。那么,弹劾案推迟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莎拉的表态,又释放出怎样的信号?
6月26日,菲律宾参议院宣布,因众议院换届导致控方团队需要重组,莎拉的弹劾审判将暂时搁置。参议长埃斯库德罗表示,需确保控辩双方的准备充分,以体现程序公正。从表面上看,这是一次“程序性延迟”,但放在更大的政治背景下理解,这显然是莎拉在政治斗争中获得的一次阶段性胜利。
早在今年2月,菲律宾众议院就以“背叛公众信任”“违反宪法”“腐败”甚至“策划暗杀总统马科斯”等罪名,对莎拉提出弹劾。而就在6月初,参议院已经因“程序不合宪”驳回了该案。连续两次的“退回”,意味着弹劾在法理上已经站不住脚,但之所以还要继续操作,根源并不在法律,而在于权力斗争。
莎拉本人也对此心知肚明。她在接受采访时明确指出,弹劾案是政治打压,目的就是阻止她参选2028年总统大选。她甚至表示,逮捕她的父亲——前总统杜特尔特,同样也是出于政治动机。她直言,如果自己现在宣布参选,第二天很可能“死于非命”。这句话虽然听起来夸张,但在菲律宾政治现实中,并非耸人听闻。
展开剩余72%杜特尔特家族与马科斯家族的矛盾由来已久。虽然在2022年大选中,莎拉与马科斯结盟,实现“强强联合”,成功执政,但这种合作从一开始就是权宜之计。随着政权进入中期,矛盾逐渐暴露。莎拉很清楚自己的政治价值,在民间拥有广泛支持,是继任总统最有力的候选人,而马科斯家族显然不愿让权力旁落,双方围绕2028年大选的博弈,早已提前开启。
莎拉在采访中点出一个关键事实:她亲耳听说马科斯家族中的一位亲属,已经准备参选总统。虽然她没有点名,但这个信号足够明确。也就是说,马科斯家族不止马科斯本人,还有后备人选,也在为“继续掌权”铺路。这与她所说的“他们不打算下台,而是希望永久掌权”的判断,是一致的。
值得注意的是,莎拉还提到“人民倡议”失败后,弹劾案才迅速启动。这项倡议的目标是修改1987年宪法,从总统制改为议会制。如果成功,将彻底改变菲律宾政治权力结构,如今倡议失败,弹劾案就紧随而来,足见其政治安排早已设定。
虽然莎拉表示自己尚未决定是否参加2028年大选,但舆论普遍认为,她是最具人气的下届总统候选人之一。这种情况下,无论她本人如何表态,她的每一个动作都牵动菲律宾政局。她自己也承认,将在2026年第四季度决定是否参选,但从现在的布局看,她已经成为马科斯阵营的最大障碍。
分析来看,面对当前的处境,莎拉的公开表态,实际上是一种反击。她没有回避马科斯的政治意图,也没有掩饰对政局的判断。她敢于说出“我可能会被杀”,这是对支持者的警示,也是对政敌的震慑。她清楚,政坛的游戏规则残酷,但她也没有退缩的打算。
与此同时,菲律宾参议院内部对于弹劾案也并非铁板一块——参议长埃斯库德罗已表明,参议院只需简单多数即可驳回弹劾案。他还特别指出,只有三分之二票数才能定罪和宣判。另一位资深参议员卡耶塔诺也表示,有必要先确认弹劾法庭是否具有管辖权。这些技术性操作,将可能成为杜特尔特阵营翻盘的关键。
当前,莎拉虽然面临多重压力,但她在民间的支持率依然不低。菲律宾不少地方选民仍然怀念其父在任时的“强人统治”,并对马科斯政府的不作为感到不满。尤其是在治安、反腐、经济民生等议题上,杜特尔特式的铁腕手段仍有受众。在这种情况下,莎拉继续推进政治布局是合乎逻辑的。
纵观整件事可以看出,莎拉正在用一种“防守反击”策略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一方面,她并未公开宣布参选,避免成为过早集火的靶子;另一方面,她通过控诉、反驳、揭露,不断扩大政治影响。她的言论有冲击力,但仍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她的话可能是预警,也可能是试探,更可能是一次提前布局的手势。
对于马科斯而言,如何应对这位“潜在对手”的压力,将直接影响其连任计划乃至政权稳定。如果弹劾案再次失败,反而可能助长莎拉的声势,而莎拉的“生死警告”,也可能让公众更关注她的命运,从而进一步强化其“政治受害者”的形象。
总之,弹劾案的推迟,既是法律程序的调整,也是政治角力的结果。莎拉的反击言辞,清晰指出了马科斯家族的长期执政图谋,也揭示了菲律宾政坛仍处于高度不稳定的状态。未来几年,菲律宾围绕2028年大选的角逐将更加激烈。马科斯要想“永续掌权”,就必须面对莎拉这样的强力对手。
发布于:安徽省金富宝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