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25年CC讲坛
由北京君和创新公益基金会、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友会联合主办,主题为“和而不同,思想无界”的CC讲坛第66期演讲2025年6月23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玉泉路校区)礼堂举行。来自国潮艺术家 原创IP中华龙 总设计师王春辉出席,并以《见龙在田,国潮的觉醒时代》为题发表演讲。
演讲实录
“天地初开,青龙现世”天神之贵者,莫过于青龙。《淮南子*天文训》
----题记
“这是我创作的中华龙系列联名款腕表”,卡西欧委托我做这次国潮主题限定款设计的时候,谁也没有太在意,因为他们的限定款往往都很少300块左右,但是,当他们看到我的包装设计时,被惊到了,数量确定为罕见的15000套。在2021年天猫超品日一上线,瞬间被抢空,总销售额两千多万元。
随后,发生了更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潮流圈出现了全民争抢中华龙周边的局面,在二级市场,单个中华龙造型的表盒的价格从200元,到500元、800元、1000元、2000元、5000元,单个表盒一度被炒到了六千多元人民币。
这成了中国国潮崛起过程中,一个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自此以后,掀开了国潮崛起的新篇章。
创作中华龙是和我个人的经历感受息息相关的,更是和我们中华民族奋发崛起的历程息息相关的。我小的时候,我父亲的职业就是画画、烙画的。他一画就是几个小时,甚至是十几个小时,主要烙的是福禄寿星、梅兰竹菊等。没人陪我玩,我和弟弟就拿着他的《芥子园画谱》,比着画,有时是临摹,有时是随心所欲的画着玩。
因为父亲是画画的,我家比周围大多数家庭都穷,我记得初二的时候,学校要收下学期的书杂费每人125元。我父亲和我讲:你别去上学了,在家里玩,过几年去打工。我就不干了,书本上讲过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也要读书。父亲说,让天来决定吧。拿出一个硬币,开始讲规则,数字面朝上,说明我能考的上好大学,就继续读书,数字面朝下,说明我考不上好大学,就不上学了,这是天注定的。他开始扔硬币,数字面朝上,我继续读书。父亲接着说“三局两胜”,剩下两次抛的硬币,都是数字面朝下,天意让我失学了。现在我在回想这哪里是天意啊,那是家里真穷啊。
于是12岁的我开始在家里帮忙干农活儿,每当学生们放学的时候,我就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庄稼秧子里,怕别人看到我。这一年是1994年,我不甘心,暗暗发誓哪怕我自己挣学费,也要念书。西红柿成熟,我凌晨五点骑着人力三轮车带着两筐西红柿去十几公里外的批发市场销售,暑假我就去城里的饭店当小工,各种能挣钱的活只要要我,我都去干过。
有一次,我看到了一幅烙画,烙的是龙,那是我第一次见那么栩栩如生的龙,当时我就心动了,原来画里不只有林下风致也可以这么气势磅礴,有了自己将来要去画龙的想法。
我半工半读到了2006年我26岁时,我终于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这才是天意,是龙的精神里的自强不息,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自强不息,是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天行健!
这几年,国潮在海外备受追捧,只是单纯国潮崛起了吗?那当然不是,它的背后是中国实力的崛起,我们是在科学技术,现代生活,物质文明保障下的崛起。
中国这一代年轻艺术家们,尤其是在血液里流淌着中华文明的这一代年轻艺术家们,我们可以在这么好的时代里,平视这个世界。我们可以信马由缰的思考,我们可以包容整合,充分利用我们五千年中华文明、利用我们的技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去实现艺术创作。
那么我们如何在当代语境中去激活这些丰富的创造源泉呢?我首先想到的是龙,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贯穿了五千年的历史长河。红山文化的玉龙、仰韶文化的龙纹陶器,印证了龙作为部落融合的象征;封建时代的帝王以“真龙天子”自居,龙成为权力与秩序的象征;民间信仰中,龙王司雨、舞龙祈福,龙与农耕文明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龙掌风雨却造福万物,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等等,无不体现着龙的精神内核,他更是中华民族精神与集体人格的象征。《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龙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在全球化与多元文化碰撞的今天,我希望通过龙图腾重新唤醒“龙的精神”,唤醒我们中华民族作为龙的传人的文化自信。
所以,我在创作中华龙国潮IP的时候,融入了亲身经历,用自己的视角去阐述古典图腾,通过视觉语言来表达当下青年群体心中藏匿的“龙魂”所在,重释龙图腾中蕴含着的自强不息、坚韧不止、百折不挠、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
在造型方面,一改柔软飘逸的画风,把金属盔甲元素和街头文化融入龙身,它既延续了“自强不息”“守护苍生”的龙魂,又以钢铁之甲回应了当代社会的竞争与挑战;把长城形象植入底座,因为不到长城非好汉,因为长城的本身就是蜿蜒万里的中华龙。
色彩方面,我很大胆采用了撞色搭配,而且是红色配青色,说到色彩这块,在以前,外国人尤其是欧美文化背景下,对“红配绿”组合是非常排斥或者说审美差异的,他们认为红色象征暴力,绿色会与毒药、巫术相关,两者结合可能引发让人不安的联想。
但是在我们中国古代“红配绿”是一种经典且富有文化意蕴的色彩组合,钟楼鼓楼屹立千年,这种看似对比强烈的搭配,实际上通过巧妙的平衡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会形成一套独特的视觉美学。除去这些伟大的建筑,留在我们身体里的鲜血不是红色的吗,那是生命力。满目苍翠的森林不是绿色的吗,那也是生命力。
如今,作为当下的艺术家,我们要有自己的想法,我们要告诉那些连颜色都标签化的人:请停止你们的刻板审美!颜色是自由的,而你们的偏见不是。 不要再告诉世界“红配绿很土”, 也请闭上你们制定规则的眼睛,让颜色回归光,回归风,回归万物生长的模样。 真正的美,从来不怕打破标签。
在姿态方面,我想到了传统的招财器物“龙抱珠”,我把龙珠画的更大了一些。因为我觉得“龙抱珠”不仅可以招财纳福,而且龙珠里面还藏着世界上最珍贵的宝藏,那就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就是我们的中华龙魂。
在我国民间,往往把那些靠自强不息取得成就的人称之为“人中之龙”,寓意其拥有龙般的运势和财势。做为炎黄子孙,做为龙的传人,只要我们践行中华龙“自强不息”的德行特征,都会拥有财富,都有可能成为“人中之龙”。
2022年9月3日,在延安,我创作的中华龙和 CC 讲坛一起获得了国家 IP 的大奖;媒体开始报道我为“国潮艺术家”,有了国潮艺术家的称号,我并没有开心,这是一个时代鸿运。我就是在这个时代鸿运下的年轻艺术家中的一员,我和大家一起,在努力的打造着这个国潮的世界。
而且就如在《易经》乾卦中,龙被用作核心意象,象征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乾卦六爻(yao)中的六条龙,潜龙、见龙、惕龙、跃龙、飞龙、亢龙,揭示了生命发展的各个关键阶段,如同龙的成长历程,不仅是自然之道的展现,更为我们提供了重要指引。在开篇第一卦便是“潜龙勿用”,潜龙勿用这个阶段就是勇于锻炼、默默积累的过程,要隐忍蛰伏、韬光养晦,这个阶段磨练越久蓄能越大。当我的中华龙作品获得国家IP荣誉时,这也到了《易经》乾卦中龙的第二个阶段:见龙在田:阳气升腾,龙出渊潭,出现在大地之上。开始进入发展初期,接下来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终日乾乾、审时度势、抓住机会、活跃在渊,继续保持自强不息的德行特征,才有可能实现未来的巅峰时刻“飞龙在天”、大展宏图。我觉得我个人的成长,国潮的发展和祖国的国运都和龙的成长历程是相通的,都是一一映射的。
中华龙的创作时,我画草稿用的是世界顶尖的Xencelabs数位屏数位笔,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技术; 我想问大家一句,为什么我们中华文明在历史上享誉全球?是因为在曾经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不仅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有自强不息的华夏儿女,还有世界领先的技术。我们有造纸术印刷术,我们有烧制瓷器的工艺,我们有精美的丝绸,它是有载体的,依托载体上面的精美图案和文案,可以把我们的中华文明传遍世界。在当时,我们的生产力、生产工艺都是领先全球的,所以我们就可以依托先进技术,通过艺术表现形式把我们的文明传递出去。
最近10年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市场不再卖座了,有老艺术家就痛心疾首,说我们的民族不包容了。我曾经在美国游学,我想告诉他的是,你错了。我们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在红山文化的玉龙、仰韶文化的龙纹陶器,就印证了龙作为部落融合的象征;在《尔雅 翼》的记载中龙有九似,讲的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和文化”,我们民族是非常包容的。
他嫌弃我们的民族不包容好莱坞的文化和艺术了,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美国人自己定义的好莱坞是电影工业。以前我们崇拜好莱坞,是因为他技术太先进了,同样的特效,同样的慢动作,同样的镜头,人家在技术上做的近乎天衣无缝,我们震惊的是这个。当它技术达到顶峰以后,他们开始去全世界找文化找故事了,找埃及的,印度的,中国的等等,但他讲不明白那些故事背后的真正的含义,所以我们看到的都是美国话语权对他国古老文化的浅薄阐述,它不伦不类,它不卖座儿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儿吗?
物质决定意识。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必须先解决温饱。是的,那个时期,为了温饱,我们很多艺术家都忘了我们才是这个世界最会讲故事的民族,于是我们中的一些人就只学会了仰望,仰望久了,就看不见自己脚下的土地的变化了;但是在这当中更多的艺术家们,他们选择了和祖国一起奋斗!很荣幸,我选择了和我的祖国一起奋斗,才有了我今天的IP中华龙。
那么今天我们再来看一看当下中国的电影艺术,从《大圣归来》,到《流浪地球》,到《黑悟空》,到《哪吒》,我们的故事越讲越好,我们的技术遥遥领先。我的那些移民美国的朋友们,他们看《哪吒2》的时候痛哭流涕。这些四十岁左右的大老爷们他们为什么哭呢?因为《哪吒2》放映以后,他看到的不是一部电影,而是电影背后的那个强大的国家,国家综合实力展现出来了,所以他激动又难过,他们百感交集,难过的一言难尽,为什么呢,他们在祖国伟大崛起的前夜,为了曾经的仰望,离开了祖国,而今天坐在美国的电影院里,仰望祖国,能不百感交集吗。
我要说的是,我们的国潮,我们的电影文化,为什么可以走向世界?就是因为我们又有了当年瓷器、印刷术、丝绸一样伟大的生产力做为背景,这背后不仅是某一个人,某一件作品,某一个行业的力量,更是整个国家的力量,是民族觉醒的力量!
我们曾经韬光养晦、忍辱负重,换来的是无尽的打压。可是打压我们的人,他们是不懂龙的精神的。龙的精神里面有什么?有胸怀大志、自强不息、百折不饶、契而不舍。你越打压我,我越强大。所以就有了华为的5G和芯片技术突破,有了DeepSeek免费开源的人工智能,有了航母,有了量子通信,有了震惊世界的最新战机。日新月异,太多太多了,我数不过来,但我知道,这里无不蕴含了中华的龙魂所在。我忍不住我的创作,我必须通过艺术作品来赞扬这种群体的共同价值观,讲好榜样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我应该去讲100个,讲多少,都讲不够的。
2022年,受我们百折不饶不断奋进的航空航天事业的影响,我特意创作了航天龙NFT数字藏品,一经预告,便受到了Z世代的疯狂追捧,我更没有的想到的是,开售0.1秒内,就被全部抢光啦,成为了大爆款, 我的微博一天时间里涨粉9万人,他们希望能提前知道下一个作品的发行时间。这已经不是一个作品的成功了,是所有人对中国航天精神的仰望与膜拜!
那么最后,我还要跟大家分享一件事情,就是我们龙的英文翻译。在西方,龙的形象几乎都是负面的,是邪恶的,比如托尔金笔下的《霍比特人》中的巨龙贪婪狡诈,摧毁矮人王国并霸占财宝,是西方现代文学中恶龙的标杆形象;1996年电影《龙之心》中的巨龙德拉克被描绘为嗜血的反派。但在我们中国,龙的形象是包容的,是尊贵的。所以我坚定地把龙翻译成LOONG,而不是Dragon。
在“龙腾四海”艺术展、在上海自然博物馆门前的中华龙艺术装置、在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的美育活动中、在Xencelabs中华龙联名款数位板的全球宣传视频中、在《男人装》杂志的报道里……我都将龙的英文翻译确定为Loong。
你可能不认识我,但你一定见过我的名字。上海自然博物馆门前的中华龙装置艺术展签被新华社发布的网络热贴“龙该怎么译”引用,更多人看到了我的翻译:CHINESES LOONG中华龙王春辉。
未来,我将继续努力,用自己的视角阐述华夏文明,寻找民族符号的更多表达性。愿中华文化里那些亮眼的历史印迹,都能飞龙在天,引领世界文化浪潮前行。
让我们继续保持自强不息的德行特征,谦虚谨慎、审时度势,把五千年文明的辉煌,续写成下一个五千年的传奇!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金富宝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